教育部最近要修法,規定補習班不准招收六歲以下的兒童,
雖然原先的美意希望調整國內雙語美語的幼稚園所佔了大半的情形,
希望幼兒們的學習可以回到正軌上,多一些生活經驗,
(4.5歲娃兒整天抱著念英文課本真的怪怪的...)
不過反過來想,
"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孩子應該越小學英文越好,
以至於有那麼多的園所必須因應家長的期待而提供英語課程??”
(補習班是一種超級消費者取向的行業呀~~)
兒福聯盟曾在台北市做過一個調查,以家中有幼兒的家長為調查對象,
有八成五的家長認為學齡前幼兒"有必要"學習英語,
有六成以上的家長目前或曾經讓孩子學習英文,
有四成以上的家長認為一定要由外籍教師授課,不接受本國籍會說英文的老師,
妙吧!!
台灣的家長,對於金髮白皮膚的外師都有一種執著,
不管外師的學經歷背景,國籍,只要金髮白皮膚,家長就覺得好~~
寧願要西班牙籍口音極重的外師,也不愛黑皮膚幼教背景出身的外師,
想想,外國小孩上幼稚園成天就是玩,
頂多就是練個PHONICS,認識些字彙就很棒了,
給孩子的教材多是大班才開始有...
而國內有多少的幼稚園所是從小班就要開始唸讀本了......
關於學習方式,這個純屬個人觀感,
Reta的碎碎念就告一段落,
不過關於語言學習的關鍵期Critical Period,倒是真有其研究論述的!!
Critical Period最早是由Penfield & Roberts在1959提出的,
他們的研究報告認為,孩童的大腦較成年人具可塑性,
在9歲以前,孩子能較輕易的學會2-3種語言,
而接近青春期的孩子,左右腦開始分工,
隨著左腦右腦的功能固定僵化,對語言吸收能力漸受影響,
有種以"社會生理需求"為出發的論點,認為物種為尋求同種間的認同,
會將環境所接觸到的語言,內化為自己所使用的語言,
所以在關鍵期前接觸到第二外語的孩子,在口音方面,會有較好的表現,
但即便過了關鍵期才學習第二外語,
因為認知能力已經足以了解並應付第二種語言,
往往在文法的掌握上較能得心應手。
(像英國跟德國,都是到了11歲才正式有外語課程的)
以我自己的來說,
我是小學開始在何嘉仁美語學習英文的,
印象中一個禮拜有兩堂課,一堂中師,一堂外師,
我懶惰的個性,讓整各學習過程並不是非常的愉快,
(我是一個超級無敵討厭寫作業的小學生)
仍是完成當時的何嘉仁的課程順利畢業(當年的何嘉仁只有小學美語),
到了國中,局勢就不一樣了,
我還記得拿到英文課本,翻開第一頁,心裡就偷笑了...
拜託~~"THIS IS A BOOK."根本難不倒我呀!
那個年代,有補習英文的小學生不多,
所以,優越感讓我的英文成績一直都保持的不錯,
也一直喜歡英文到現在,希望自己可以繼續進步下去...
其實,在選擇學什麼東西時,
父母考慮的往往是"希望孩子學會的",而非"孩子想學的"或"孩子需要的",
這,是我最近一直與自己對話的主題,
在陪伴ALISON學習的過程,我很努力認真的去拿捏分寸,
前陣子陪ALISON練數數的時候,頗有體會...
ALISON練數數,不管怎麼數,數到49就是接不了50,
當她數字隨便亂念一通的時候,我ㄧ度有點惱火...
不過,轉念想起我的老爸爸曾經跟我說過的話,
"孩子在長大,有很多東西,時候到了,她就會了,不需強求~~"
是丫,數數總有一天會學到的,
直到她有學會前,她能夠不討厭數數這件事,
絕對是比她現在皺著眉勉強學會來的重要呀!!
因為自己喜歡英文,又從事相關的工作,
ALISON剛出生,我就高高興興的買了FISHER的好幾款"益智玩具"給她
另外還有一個會唱歌學習型狀的鍋子,跟唱歌鋼琴,
每天我就抱著這隻狗在她旁邊裝瘋賣傻...
(現在LEAPFROG也出了好幾隻...)
孩子聽習慣了這些英文童謠,
對她來說,只是聽歌,並不會去分中文歌或英文歌
我不排斥給孩子使用電腦及看電視,
(她使用時我一定會在旁邊,也會限時間),
所以一歲多就抱著她玩STARFALL,一個很棒的自然發音法網站,(點字會直接連結)
每天看幾個圖片她也很開心,
到了兩歲她就想要自己玩了...
我們還特地找了適合她小手的小小滑鼠...
看卡通,如果有雙聲道,就會轉原音給她聽,
她偶爾也會說不要聽"這種的(英文發音)"
(奇怪…玩電腦就不會不要"這種的",小孩子精的...)
我都會陪在旁邊,忽略她的抱怨,
以誇張的語調說"哇~~卡通裡DORA怎麼好厲害呀~~她BACKPACK裡好多東西ㄡ~~"
她的注意力就轉走了,我會陪著她,看不懂得時候,就講給她聽,
漸漸的,她也就習慣了,卡通發音聽中文或英文的,她都OK!!
(也因為看電視時間就那麼少,不看,就沒得看~~)
慢慢的,我提高跟她用英文對話的比例...
從單字慢慢連接成句子,
三不五時抓來聽故事,或跟我唱唱跳跳...
這是ALISON目前為止的語言學習經驗,而她目前對於這第二種語言接受度也頗高。
所以,幾歲接觸英文,對孩子比較好??
"幾歲"真的不是重點!!
連專家自己也都有著不同的說法,
越小接觸越有機會培養出較好聽的口音,
但要孩子須等到認知夠成熟了,對文法有概念,才能打下穩固的基礎,
對小小孩而言,
能不能陪著孩子玩出興趣才是王道呀!!!